基礎功能
1、資產增加
資產驗收登記是資產管理的基礎業務,主要包括新購資產驗收登記、調入(置換)資產接收、清查后盤盈資產登記三種業務場景。資產管理人員使用資產增加功能,根據不同資產的屬性,按標準規范分門別類登記建卡,確保資產信息完整、真實、準確。支持通過與采購系統數據對接,減輕人工核對、重復登記等工作量。根據單位內部管理需要,可設定資產增加審核步驟和程序,避免資產管理無序、不規范等問題。
2、資產內部使用
資產管理平臺設計完整的資產內部使用功能,包括領用出庫、退庫歸還、資產維修等,通過規范的內部審核程序控制,在落實資產使用人和管理人員崗位責任的基礎上,確保按規程合理使用、管理資產,充分發揮資產效能。
3、資產卡片管理
根據單位管理需要,資產管理平臺設計卡片拆分、卡片變動等功能,實現對資產卡片入庫后的全信息動態維護。
4、資產出租出借
資產出租出借主要包括資產出租出借申報、資產出租出借登記、資產回收功能,用于申報、登記資產出租出借事項,可根據管理業務需要,靈活設定單位內部事項流轉過程以及審核審批部門審核流轉參數。其中出租出借申報用于向上級部門提交出租出借辦理請求,出租出借登記用于對上級部門已經批復的出租出借事項進行內部登記。
5、資產對外投資
資產對外投資主要包括資產對外投資申報、資產對外投資登記功能,用于申報、登記資產對外投資事項,可根據管理業務需要,靈活設定單位內部事項流轉過程以及審核審批部門審核流轉參數。其中對外投資申報用于向上級部門提交對外投資辦理請求,對外投資登記用于對上級部門已經批復的對外投資事項進行內部登記。
6、資產收益
《條例》規定“行政單位國有資產出租和處置等收入,應當按照政府非稅收入和國庫集中收繳制度的有關規定管理?!薄俺龂伊碛幸幎ㄍ?,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處置收入應當按照政府非稅收入和國庫集中收繳制度的有關規定管理。”
對上級部門已經批復的資產出租、對外投資、資產處置等資產管理事項產生的資產收益,單位可通過資產收益管理模塊進行收益的登記,記錄資產收益上繳情況。功能操作采用導航式,根據資產事項登記收益信息,易于理解和應用;收益和上繳可分多次進行登記,靈活性高;支持同非稅收入管理系統融合對收益統一管理,實現資產收益“上可追湖審批源頭、下可監控入庫動態”。
7、資產處置
8、資產折舊
單位按照政府會計制度規定,使用資產折舊管理功能,完成折舊(攤銷)補提及月度計提工作。主要包括折舊參數設置、原始資產折舊補提、資產折舊月度計提、折舊信息查詢、折足資產查詢、已處置資產查詢、月度折舊查詢、折舊補提沖減、折舊統計賬表等功能。
9、資產盤點
《條例》規定“各部門及其所屬單位應當定期或者不定期對資產進行盤點、對賬。出現資產盤盈盤虧,應當按照財務、會計和資產管理制度有關規定處理,做到賬實相符和賬賬相符。
平臺與物聯網、移動互聯網技術相結合,借助資產清查終端或移動APP盤點工具,支持自查、普查等多種盤點方式,單位資產管理員可以分類、分部門、分使用人、分地點下發盤點任務,實現特定時點的以賬對物、以物對賬式的資產盤點,盤點后自動生成盤虧盤盈結果。條碼打印機設備和一維碼、二維碼、RFID射頻標簽等耗材的應用,在提高盤點效率的同時,也能夠實現“一物一卡一條碼”的管理要求。
10、內部賬表
涵蓋資產基本情況總表、資產增(減)情況明細表、資產減(增)情況明細表、資產使用狀況分戶統計表、資產結存表等財務常見賬表。為財務和年度決算統計提供依據,同時能夠從多個維度、時間段的進行匯總分析。
11、查詢統計
查詢各項資產數據及業務單據的詳細信息,利用列表以及表單的形式展示權限下所有相應資產使用情況及業務變化情況。
將查詢步驟簡化,集成常用搜索查詢條件如資產名稱、資產分類、入賬日期、價值等。能夠快速定位,可全生命周期追溯資產自入庫以來所有參與的業務過程,包括變動、折舊等狀態和情況。
12、清查核實
按照《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核實管理辦法》規定,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核實是指財政部門和主管部門根據國家資產清查核實政策和有關財務、會計制度,對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工作中認定的資產盤盈、資產損失和資金掛賬等進行認定批復,并對資產總額進行確認的工作。
單位依據資產清查出的資產盤盈、資產損失和資金掛賬等事項,搜集整理相關證明材料,提出處理意見并通過資產管理平臺編制清查核實表,上傳申請報告,提交至上級部門審批。經上級部門批復后,單位依據批復意見調整資產相關數據并進行賬務處理。
13、資產月報與資產年報
設計理念:
功能特點:
14、產權登記
按照《事業單位及事業單位所辦企業國有資產產權登記管理辦法》要求,占有、使用國有資產的各級各類事業單位及其所辦企業,按規定向其同級財政部門申報、辦理國有資產產權登記。資產管理平臺支持產權登記表登記、附報附件上傳、數據審核校驗、產權登記表審核、產權登記證打印等功能。
事業單位所屬企業申請辦理產權登記,通過資產管理平臺填寫相應的產權登記表,上傳申請文件、權屬證件及有關資料,依次經其上級企業、事業單位和主管部門出具審核意見,報財政部門審定。
事業單位申請辦理產權登記,通過資產管理平臺填寫相應的產權登記表,上傳申請文件、權屬證件及有關資料,經其主管部門出具審核意見,報財政部門審定。
財政部門對審定合格的企事業單位,辦理產權登記事項,并依據審定的設立、變動、注銷情況予以核發、換發或收回《產權登記證》。
15、監控預警
資產管理的主體責任和管理重心在行政事業單位,監督管理的重心在各級主管、財政部門。平臺基于各項資產管理業務活動,包括增配、變動、處置、收益以及系統使用、預警監控等情況,借助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技術,深度挖掘學習,對超標配置、越權處置、增幅異常、處置權限分析等資產管理活動以及用戶畫像、業務進度、使用間隔分析、操作深度分析等操作過程自動智能跟蹤分析,方便各級主管、財政部門對所屬單位資產管理情況進行全面監管,真正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效果。
監管概覽:
平臺從業務活動和資產數據兩個維度,對指定日期區間的期初、增加、變化、減少、期末活動情況及各類活動的資產構成情況監控分析。包括業務活動趨勢、資產變化趨勢、新增資產構成、新增方式情況、處置資產構成、處置方式情況等。通過展現一定時期內單位資產管理情況全貌,幫助主管和財政部門人員快速獲取履行監管智能所需要的關鍵數據。
增配動態:
從年度增配趨勢、主要增配分布、增配資產價值排名、辦公設備增配趨勢方面進行多角度分析。增配資產價值排名主要對增配的合理性進行監控。辦公設備增配趨勢分析資產購置趨勢情況,為集中采購提供數據支撐;配置執行進度主要與資產配置預算結合,監控采購預算批復后年度采購入賬進度。
處置監控:
從年度處置趨勢、處置方式分布、處置資產價值排名、處置資產年限方面進行多角度分析。其中處置資產價值排名查看處置價值最高的單位及資產信息,監控處置的合規性;處置資產年限分布查看通用辦公設備類資產處置年限趨勢,監控使用動態。銷賬進度監督可以動態監控各單位處置事項申報完成后的內部銷賬進度;處置權限分析可跟進“放管服”背景下處置權限下放后的處置事項情況。
智能預警:
主要包括指標預警、進度預警及業務預警。指標預警從未確權、閑置、待報廢三種情況的占有、年限分布兩個角度進行監控分析;進度預警對購置申報、處置申報相關業務進度情況監控,包括完成審批情況、超期審核情況、審核進度情況等;業務預警從辦公設備、辦公家具超標配置情況,越權處置情況、增幅風險情況預警。
16、決策分析
決策分析以駕駛艙的形式將數據圖表化處理,設計單位、資產、人員和配置、使用、處置、收益等多主題域,將數據形象化、直觀化呈現。各主題域內置了豐富的分析指標,覆蓋了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活動,涵蓋資產總量、構成、增長情況和土地、房屋、車輛、大型設備等主要資產情況等,也支持從業務變化情況、系統使用情況、數據治理情況等層面進行多角度的分析與預測,為管理者制定決策提供全面、直觀、可靠的數據支撐。
資產分析:
從各單位資產卡片及管理業務活動中抓取分析指標,形成可視化分析圖表,主要對資產總量、增減變化、使用情況分析,包括資產區域分布、資產增長趨勢、各類資產存量及增幅、增配來源、減少方式、各類資產增減情況、區域增幅排名、閑置情況、出租借情況等,可從圖表可直接穿透至單位卡片情況,為政府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數據分析:
采用大數據思維與數據挖掘分析方法,對資產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分析,快速構建智慧國有資產的各種分析模型與結果展示應用,對資產活動進行全方位監控和預警,進而提升資產監管力度,提升資產管理效率與服務能力。替代傳統預警方式,可不斷增加預測模型,用數據將管理與服務緊密的聯系在一起,提升政府的資產管理運營能力。
國資報告:
系統支持由決策人員自主設計分析指標,靈活設定數據展示形式,如柱狀圖、折線圖、餅形圖等。在此基礎上,系統結合單位資產數據和管理活動,自動生成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分析報告,為向人大報告資產管理管理情況提供全面、可靠的數據支撐。